一起上看小说 > 共享天赋:同时穿越了一百个世界全文小说 > 第282章 280,日月山河永在!大明完结!

第282章 280,日月山河永在!大明完结!


“仙人。”

    嘉靖激动地看向苏晨,“请赐与我仙术。”

    这一刻,刚刚还觉得自己皇帝行了,怒斥永乐大帝朱棣的海瑞觉得天塌了下来,自己皇帝还是那个吊样!淦!老天爷为什么?

    “我没有仙术!”

    苏晨解释道:“但我知道死前好好干,你能上天做个小官,可你不好好干,估计很难上天做小官。”

    “能上天?”嘉靖欣喜若狂,“可是怎么只能做小官?”

    “怎么你想造反当天帝?”苏晨笑问。

    嘉靖一个哆嗦,浑身一颤,紧张道:“仙长,这可不能胡说,小官就小官,我觉得能上天就是一件好事。”

    苏晨指着海瑞,“我劝你给你臣子一点信心,要不然凭你现在所做的事情,无论如何都没有资格上天。”

    嘉靖咳嗽两声,他看向太祖,成祖,考虑太祖的功绩,确实有资格上天,成祖……虽说得位不正,残暴不仁,但功绩方面没得说,那个好像是朱瞻基,朱标?怎么还有小孩子?莫非是天上的关系户?

    朱厚照,不对,朱厚照怎么也上去了?他干了的事挺荒唐,不过倒也掌握军权,击败那位再次统一草原的小王子。

    自己前面干得不错,后面多年不理朝政,那是在效仿汉文帝,无为而治。

    他跑去安慰海瑞,说自己以后肯定好好干,你放心,咱们以后觉得能改变大明朝,让大明朝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,重振大明荣光,咱们义不容辞!

    海瑞:“既然陛下想要改变,想要像历代皇帝,有大功德的人一样上天做个小官,臣斗胆对陛下建言。”

    嘉靖头疼。

    他知道海瑞肯定又要找机会攻击自己,说一些自己不喜欢听的话。

    “说。”

    海瑞先是举了永乐大帝朱棣这个例子,先是说了朱棣种种坏话,再说了朱棣所做的种种事迹,与朱棣的儿子朱高炽所做的事,欲扬先抑,以此来对嘉靖说。

    嘉靖你干得错事不比永乐大帝朱棣小,但你的功绩远远小于永乐大帝朱棣,你要是再躺平摆烂,别说是上天做个小官,你根本就没有资格上天。

    嘉靖被怼了,脸上还得笑嘻嘻,因为海瑞怼了成祖朱棣,连永乐大帝都不怕,这说明海瑞真是一个不怕死的官。

    “你继续说。”

    “继续说。”

    太祖,成祖,仙人,朝堂百官全部都在看着,自己能怎么办?只能让海瑞狙自己,给自己贴脸开大,他还得说一句,海瑞贴脸开大,开得好!

    海瑞:“陛下,请给臣一点时间,臣需要好好想一下,给陛下写一封《治安梳》。”

    嘉靖:“……”

    苏晨插话道:“你不用写了,我知道你写得是什么。”

    他看着满朝文武,来了非常大的兴趣与乐子。

    “你是赵贞吉对吧?”

    赵贞吉愣住,不明白贵人为什么要问自己的名字,回答道:“仙人,下官正是赵贞吉,不知仙人有何要事?”

    “我没事,你别揣摩我的心思,我担心自己被你给绕进去。”

    苏晨从其他平行时空拿出专门的仪器,在朝堂上忙忙碌碌,准备安排,他要给嘉靖满朝臣子一起看视频,看乐子。

    “仙人。”

    嘉靖好奇,“不知这是何物?”

    “仙器。”

    苏晨糊弄道:“从仙界弄过来。”

    昨天他已经跟朱元璋等人商量好,对于嘉靖这种皇帝,就该这么说,虽然嘉靖可能猜到一些真相,但再怎么聪明,看到如此不可思议的事。

    又不跟他说详细的情况,嘉靖在心里肯定更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东西,那就是有仙人,仙界是存在的,自己要好好干,未来去仙界当一个小官。

    苏晨一个人忙碌了好一会。

    在满朝精明,心机深如海的文臣观察下,他们完全不懂对方要干什么,但他们知道的是对方已经控制了他们所有人。真有什么情况,他们所有人都没有反抗之力。

    毕竟他们文官集团才是主力,武将们早就被他们给弄没了。不少文官都有点后悔,早知道不把武将集团清理得那么彻底,导致现在,他们非常尴尬。

    一个个不懂厮杀。根本没有能力反抗这群来历不明的人,与其反抗,不如相信这群人是仙人,至少皇上肯定不会认错自己的堂哥,明武宗朱厚照。

    苏晨一个个问过朝堂上的官员,改编了那部电视剧,全部改成他们的模样,他们的声音,再次给他们播放。

    朱棣问道:“你给我们播放的跟这个不太一样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帮忙解释道:“那叫蝴蝶效应,你不懂,不同的平行时空会有不同的变化,即便是我们不参与进去,同样会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。”

    朱棣看向自己老爹,缩了缩头,不再询问,他感觉自己没老爹有文化。

    但永乐大帝用实力,很硬气,比后世明朝皇帝好许多,即便是不懂枪杆子下出道理,这么一个道理,可永乐一生就是在执行这个道理。

    后世明朝帝王,唯有朱厚照一人做到掌握军权,可是过于天真。

    这一次播放的就是海瑞呈上【贺表】的经过。

    嘉靖看完后,又从旁观者角度看待海瑞写下来的贺表,差点脸被气歪,又看向赵贞吉,他以前怎么就没有看出这家伙那么能说会道。

    还天子的门生,什么意思?朕是你的同党呗!

    气得朕只能说,让英雄去查英雄,让好汉去查好汉,你可以啊!朕得朝堂之上,当真全是人才!

    嘉靖给自己揉了揉太阳穴。

    好在他的身体状态已经好了不少,要不然真能被这群臣子,被从仙器上看到的未来给气死,让他在仙人,在自己祖宗面前丢了这么大一个脸。

    仙人惹不起,自己惹不起你们?

    有列祖列宗帮忙,朕要一个个收拾你们,朕要掌握军权!朕要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腰杆子硬了!

    海瑞道:“陛下,那上面说得不错,二十余年不上朝,名为玄修,暗操独治……”

    嘉靖头疼不已,自己就想给自己修一个新房子,有那么难?算了,朕不修房子了,朕以后到天庭当官去。

    三代以下,明君首推汉文帝,嘉靖的偶像就是汉文帝。

    在朝堂上,他给海瑞不断输出。

    海瑞反手输出回去。

    苏晨停下吃瓜,放下还未啃完的瓜皮。

    这现场观看海瑞与嘉靖皇帝的中门对狙,可比电视剧上得还要刺激得多。

    说自己美名其曰效仿汉文帝,实则是大兴土木?自己没有做到让百姓休养生息?自己就想建个新房子。比起自己的贪,贪官污吏,文官集团,大地主贪得更多。

    “行了。”嘉靖觉得自己心脏受不了,“我存的钱全部拿出来,用于民生。我把钱全拿出来,你们也得给我拿出来。”

    “不拿出来可以,你们对太祖去说,说你们是贪官污吏,太宗文皇帝会亲自执行太祖的命令!!!”

    满朝文官集团:“???”

    他们齐刷刷看向海瑞。

    好家伙,搞到他们头上了。

    太祖朱元璋那是何等憎恶贪官污吏的人物,洪武四大案,想想就觉得可怕。

    太宗文皇帝,文?诛了十族!

    一个个文官慌了神,他们不少贪得很多,有点过于夸张,能帮助嘉靖修好好多个房子的那种夸张。

    场上文官,唯有海瑞,高拱面无表情,就连张居正都忍不住嘴角抽了抽。

    张居正是一个非常有能力,有本事的能臣,但同时贪了不少。

    嘉靖已经不想在这上面跟他们纠结,存了这么久的钱,到现在连一套新房子都建不起来,那干脆不建了,全部拿出去。

    自己做了代表,你们必须给朕出钱。

    严嵩:“陛下,请给臣一次机会!”

    早知道有神仙在天上看着,有大功德的臣子,像于谦一样能上天做官,早说,早说!他就好好干,不仅能做个名垂青史的存在,还能继续上天做官!

    高拱见到有机会,立马站出来指责严嵩,希望嘉靖能不要听信谗言,不要听严嵩会改变的话,正如狗改不了吃屎。嘉靖时期的文臣说话自然不可能这么直接,但翻译过来可以如此粗俗。

    就像是嘉靖说海瑞无君无夫,海瑞反过去怼嘉靖的话翻译过来就是,你是我爹!

    高拱与严嵩对骂起来。

    高拱说自己就一个糟糠之妻,而严嵩大人已经娶了不知道多少房!腐败奢侈!

    一段时间后。

    朝堂上下焕然一新,但民间,各地一些积弊很难清除掉。

    对此,海瑞表示派自己去往各地,他一个个来治理。

    嘉靖同意了,但看着账单上一笔笔收上来的银子,无法想象那群文官竟然这么有钱,被太祖,成祖一逼迫,大把白花花的银子全部贡献出来。

    死到临头,还说自己一点不敢动,不敢花。

    足足几千万两白银,从里面抽出一点足以帮自己修好房子,然后,嘉靖又被怼了。

    “不修!不修!朕不修了!”

    “你给朕赶紧走!”

    “去治理下面的问题!”

    “走!”

    “朕会把钱用于民生上!”

    嘉靖真服了。

    他算是明白李世民为什么那么讨厌魏征。

    真是烦人。

    他是一个有能力的君王,但他也是一个摆烂的君王,被后世人称之为【懒龙】。

    比起海瑞,嘉靖觉得张居正更合自己心意。

    嘉靖:“张居正,仙人说你很有能力,为大明朝续命。朕本打算将你留给朕的儿子,孙子,但现在朕决定自己来做事。”

    又过了几天。

    张居正被委以重任,高拱被提拔,武将方面,戚继光等名将被提拔,专门处理沿海倭寇。

    朱元璋看着这一系列的消息,北边鞑子过来搔扰,南边,有倭寇作乱。

    “咱说什么来着?咱从一开国就明白不止北边是威胁,南边那个倭国同样是威胁,咱就不应该留到后面收拾。”

    朱棣:“爹,你别动气,我让郑和下西洋,顺便给倭国灭了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老四,不对啊,咱记得,原本没有改变的平行时空,你怎么没有灭掉倭国?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朱棣回答道:“不是老爹你说倭国是不征之国?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……”

    真是打了自己的脸,当初咱为什么要听刘伯温的?两次都被阻止,后面自己制定下来一系列的政策,反而坑了自己的后代,让后代们被文官集团限制。

    废掉丞相,不仅冒出文官集团,还冒出来一个首辅,自己不是白干了?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嘉靖重新穿上龙袍,继续推行自己前期政策,在前期政策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改变,把天下搞得富有,把大明朝里里外外弄好,给自己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好的大明。

    自己好上天去当官。

    当一个混日子的小官,嘉靖觉得很符合自己的理想。

    航海贸易开放,高产粮食种子派人出去找,找到后,他自然会大力推广。

    嘉靖:“仙人,你上知天文地理,下懂民生百态,你能看穿未来,我对后世子孙对我的评价很感兴趣,不知仙人否能告知?”

    苏晨:“你确定要听?”

    嘉靖沉默片刻,海瑞中门对狙自己都能承受得住,还承受不住后人对自己的评价?

    “要听。”

    苏晨捡了一些对嘉靖的评价给嘉靖看,不好的评价占多数,也有不少对嘉靖感到愤恨与惋惜,嘉靖一点点看完,心知自己不上朝这些年确实做得不行。

    “仙人。”

    嘉靖道:“我就想多活一段时间,我不想不明不白死去,我已经给自己子孙后代铺好了路,他们未来肯定能做到让大明朝变得更好。”

    “三大能臣,该安排得都安排好了,只要我儿子能干三十年,不,只需十五年,就能给我孙子留下一个强盛的大明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呵呵笑道:“你给自己当甩手掌柜,还找理由。你要是没能力也就算了。咱明朝皇帝没几个比你聪明,别说咱大明朝,历史上这么多皇帝,咱可以说没几个比你聪明,但你太自私。”

    “太祖,自私有什么不对?”

    嘉靖摆烂道:“我怕死,人之常情,我就是觉得腻了,后世说什么宫女不堪受辱,得,他们以为现在跟后世是一样?”

    “一个小小的宫女就敢对皇上动手,真是不怕九族被杀?背后没人,你们信不?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行行行,你别废话,咱大明一共就十六个皇帝,你看看你是第几个,再算算后面有几个皇帝。这叫什么?”

    “这叫你后面的如意算盘落空了。”

    嘉靖:“……”

    他陷入沉默,自己是明朝第十一个皇帝,也就是说,从自己之后,明朝总共就还有五个皇帝,明朝就没了。

    算上自己儿子,孙子,后面就三代皇帝。

    苏晨:“后面他儿子干得不错。”

    嘉靖高兴道:“我说什么来着?我儿子行,我留下来的班底,他有时间,他肯定能做到挽救大明朝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那为什么我大明后面就剩下那么几代皇帝?”

    嘉靖:“说不定又出了一个类似于【叫门天子】的皇帝?”

    朱元璋脸色通红,被气得,出了一个【叫门天子】,他就已经受不了,无法想象出了第二个类似的皇帝。

    老朱询问:“小晨,你跟咱说说,不会后面真还有一个【叫门天子】般的皇帝吧?是不是最后一个皇帝?”

    苏晨回答,“不是,最后一个皇帝很勤奋,放在皇帝当中,在勤奋方面数一数二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那咱大明是怎么亡?内忧外患,最后被外族夺了天下?”

    苏晨:“大明灭亡比较复杂,内忧外患算是一部分原因。”

    大明到那个阶段,除非进行一次自下而上的改革,否则谁来了都没有用,当然,如果说是朱元璋回到明朝换一个身份去造反,那恐怕还真有用。

    “仙人,你说说我儿子。”

    嘉靖想要在太祖面前显摆一下,“你不是说我儿子不错?”

    “你儿子确实不错。”

    苏晨:“但他没做几年就挂了,身体不好没了。”

    嘉靖:“??!!”

    你确定是身体不好?

    不是被太医给治没了?

    当年大明朱见深,朱祐樘两代中兴之主就这么被太医给治没了。

    那个太医还没有受到惩罚。

    可想而知,那个时期,文官集团已经做大,他们觉得两代中兴之主很难掌控,所以两代皇帝死得稀里糊涂。

    第三代皇帝,朱厚照,又是一个有本事,有能力的皇帝,好吧,他们又逐渐掌控不住,落水没了。

    紧接着就是嘉靖这一代皇帝。

    嘉靖刚了一段时间,刚没了自己不少孩子,刚到自己差点没了,行,算你们狠,老子不陪你们玩了,开摆!

    后面年迈时,遇到海瑞,高拱,张居正等能臣,可惜那时的他早已不是当年,让海瑞彻底失望。

    看嘉靖不行,苏晨实话实说道:“历史上记载,你儿子纵情声色,身体不好,早逝了。”

    “扯淡!”

    嘉靖问道:“仙人,他干了什么正事?”

    “宣布解除海禁,调整海外贸易政策,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。整顿吏治,推广一条鞭法,兴修水利,改革人事……”

    苏晨:“当时明朝因此从海外赚了不少钱,也为张居正的改革奠定了经济基础。”

    苏晨跟朱元璋等皇帝说了一系列事。

    他们听到之后,越发觉得这海上贸易利大于弊,虽然有倭寇之患,但能赚钱,赚大钱,还能让全世界养自己一个国家。

    嘉靖与苏晨大眼瞪小眼,随后,他又看向自己儿子。

    苏晨:“后面的皇帝没办法,你孙子是个狠人,但挺抽象。能力肯定比【大明战神】,【叫门天子】强多了,就是他从一开始的想法就是给你们脸不要脸,大家一起完蛋!”

    嘉靖:“……”

    他看向自己的孙子,自己孙子这么抽象的吗?

    苏晨跟朱元璋等皇帝,说了万历前期干得非常不错,前十年,经济空前繁荣,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,海外贸易繁荣。

    后面发现自己的老师竟然是一个贪污腐败分子,信仰崩塌,又觉得自己是傀儡,想要疯狂收揽权力,却迈不过文官集团这么一个庞然大物。

    最终,导致了一个非常可怕的后果,万历走向极端,行!大家一起完蛋!你们这群可恶的文官集团!爷不陪你们玩了!

    想要当好皇帝的万历发现自己怎么都是在傀儡线上挣扎,发动万历三大征,干了一系列比较抽象的事。

    可以说明朝实亡于万历。

    这下别说是嘉靖。

    一旁听着的朱元璋,朱棣等明朝皇帝也被这个局面搞得无可奈何,怪不得后面那个叫万历那个小子那么抽象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咱看了这么多,咱觉得吧,大明亡国的问题,咱算是看清楚了,文官集团做大,皇帝不干正事。”

    嘉靖,万历两个皇帝全是有能力的皇帝,但一个比一个人才,他们没有朱祁镇那种抽象,可是他们两个。

    一个是前期行,又有能力,可是斗没了八个孩子,觉得没意思,自己差点都没了,干脆选择躺平。

    嘉靖就是这么一个有能力,硬刚了一段时间,躺平,不干正事的皇帝。

    万历就人才了,你们文官集团,老子给你们脸,你们不要脸是吧?行!大家一起玩完!老子自己爽完了再说!

    万历几次征伐。想干啥子就干啥子。

    所以万历是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。

    嘉靖,万历两个皇帝活得久,没有落水而亡,没有生病没了,没有被太医治死,他们两个都属于前期牛。

    后面开摆,他们都是有能力,又逐渐感到心累的皇帝。

    觉得当皇帝没意思,天天被群臣限制来限制去,跟群臣斗来斗去,想要集中办大事,他们身为天子都办不到。

    嘉靖选择修道,想要长生不老,你们爱咋滴咋滴,权力不会下放,他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。

    万历选择,大家一起完蛋!

    只能说时也命也,如果把嘉靖,万历放到朱祁镇那个位置上,他们的能力指定能成为一代明君,将大明的基业做大做强。

    未来在后世指定是留名青史。

    但他们偏偏处于一个尴尬时期。

    朱元璋指着嘉靖,又看向未来的小万历,“你们爷孙挺抽象,你儿子倒是不错,但死得未免太早了吧?肯定不止是纵情声色这么一个问题,你家小万历同样纵情声色,活了那么久,成为咱大明在任期间最长的一个皇帝。”

    对于万历的抽象,朱元璋恨铁不成钢,可是当时那处境,要是他被这么压制得话,那他可真就要再上一次紫金山。

    反了天了!

    明朝亡始于嘉靖,实亡于万历。

    可这两个皇帝皆有能力,只是一个摆烂,一个被逼向极端。

    大明衰落的根源,文官集团做大的隐患是从朱祁镇开始。

    大明任何一个皇帝换到朱祁镇那个位置都不会做成那样。

    别说是任何一个皇帝,就算是朱棣手下那个脑子不太好使的金豆子坐上皇位,都不可能向朱祁镇一样败光三大营,导致明朝盛极而衰。

    嘉靖:“太祖,明英宗继承那么厚的底子。我是真想不清楚,他是怎么做到败家的?有你们办法,我有办法掌握军权,可没你们呢?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……”

    朱祁镇真是死得太便宜,太早了,咱想要找那货继续狠狠揍一顿都很难。

    害得咱大明后世,有能力的皇帝,要是一直硬刚文官集团容易活不长,有能力又聪明的皇帝,又容易走向抽象的趋向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咱帮你掌握军权,你在位,高产粮食取回来,推广开来,海外贸易开展,让其他国家养大明,后世几项有用的政策帮忙推广开来,让百姓过得好一点。”

    “你最后把楚王土地分给百姓这件事,咱还是很认同你。”

    “咱后代废物太多,确实不该养着,咱回去后就定一个规矩,一代代后代的待遇不断削,标准跟大明财政挂钩。”

    嘉靖这么一个有能力的无道之君,他打都打过了,大明落到如今这个地步,确实已经不是皇帝可以逆转。

    朝堂上说是要执行平衡之道,可是早已失衡。

    文官集团不可撼动,就算是杀光朝堂上所有的文官,再换上一批文官集团,新提拔上来的文官集团跟之前文官集团,九成九有联系。

    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。

    解决掉嘉靖的问题,苏晨与朱元璋等人去往下一个朝代见到明穆宗朱载坖,帮忙调理明穆宗朱载坖的身体,告诉他一些事,又帮他稳定下来。

    朱载坖:“原来海外不止能赚钱,还能做这种事。太祖,成……太宗,我会好好干的,不让你们失望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拍了拍这小子。

    经历过这么多,他已经知道海外贸易非常重要,当然,他设定的海禁也仅仅是为了保护沿海的百姓能尽量避免倭寇侵扰。

    但这小子能解除掉海禁,有魄力,就是干得时间太短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北边问题,你暂时不用管,咱会帮你处理,沿海倭国肆虐,咱就说那就是一个天大祸患!”

    朱元璋再次制定好各种战略,不仅仅是灭倭寇,完整的战略计划,包括一片范围区域内的处理。

    全部教导出去,又帮助这个孩子实操了一次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你要让百姓尽量过上好日子,民以食为天,高产粮食很重要,社会稳定同样很重要。如今的大明朝,沿海倭寇肆虐,秩序方面不行。”

    他耐心说了许多话,让这个后代子孙多注意一点身体,改变自己以前制定的一些东西,减少那些无用朱家人的开支,别给文官集团钻空子,好好干。

    死后,上天跟太祖一起去做小官。

    当然,后面这句话是骗这孩子。

    朱载坖:“太祖,我不在乎能不能上天做官,我就想把自己这一生过好。”

    他坐上皇帝之前,一向是一个小透明。

    他能成功当上皇帝,全靠自己身体好。

    对,嘉靖的孩子死得太多,他靠身体好,捡了一个皇位,坐在位置上,一直战战兢兢,想要做好。

    不久后。

    苏晨等人又来到下一个朝代,来到万历改变的关键时刻,及时阻止万历步入极端,帮助万历改变,让万历自己掌握军权,提拔个个人才。

    在朝堂上让文官集团与武官集团形成真正的制衡,又帮助万历解决掉北方的问题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粮食问题咱就不说了,高产粮食已经传了进来,你给咱推广开来。时代是在进步,落后肯定要挨打,你不要打压民间懂技术的人员,让他们发展起来。”

    从苏晨口中,他早就听说过那些事,觉得自己已经够重视,现在看了大明朝后面,感觉自己仍然不够重视。

    时代是在发展,历史的潮流不会为了任何人而止步,他不能让大明朝落后于世界,改变就改变,哪有什么不变的存在?

    朱元璋觉得步入现代化不错,但至少保留皇位,后世不是有个君主立宪制,他觉得就不错,建立起一个日不落大明。

    遥远的未来,很久之后,就算日不落大明真的衰落了,靠着自己的底子与基本盘,也不至于像那个平行时空中的日不落衰落得那么惨。

    好歹大明地盘与底子在那个地方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小晨,咱发现你说得很多事都对,是咱错了。可是咱觉得嘛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,咱得任务就做得挺好,在你的辅佐下,那就做得更好。后来的事就该交给后来人。”

    “咱还有几个后代没看,看完了,咱也该回去好好去陪妹子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发现自己的话越来越多,手却越来越软,可能是跟原本命运走向一条不同的道路,标儿,雄英,妹子,全部都在。

    后世子孙看了这么多,很多东西都看开了。

    自己年纪又这么大。

    “儿孙自有儿孙福……”

    苏晨陪朱元璋看了这么多朝代,不免心中感叹,有些东西是真的改变不了,无论如何改变,时代的潮流如同江河滚滚向前发展。

    大势所趋,势不可挡。

    他莫名就想起来来自狐妖的自己,那个自己教涂山容容算计,说什么最大的算计是阳谋,又或者是堂堂正正以大势所趋,正面碾压。

    看似是无脑碾压,实则才是最高深的计谋,只不过大多都喜欢算计眼前小利,或者是看到后面几步,几十步,草灰蛇线,布局,来达到自己的目的,落入下乘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跟咱说说下一个皇帝怎么样?”

    苏晨:“他在公事上面干得不错,任用贤臣,革除弊政,积极改革,罢除矿税、榷税,拨乱反正,重振朝廷纲纪。”

    “但在私事上面不行,纵情声色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不在意道:“那是小问题,只要不误国事。”

    苏晨:“他在位只有一个月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……”

    好家伙,他真是好家伙,万历也好色,万历怎么活得那么久?

    嘉靖天天吃重金属,照样活得这么久。

    这文官集团专门干喜欢干正事,又不用其他方式避免跟文官集团正面刚的皇帝?

    朱元璋无奈,他已经看到自己大明历代皇帝,除了朱祁镇外,大多都是想要好好干,却干不了的皇帝。

    太多死得太早。

    苏晨跟朱元璋详细的说了朱常洛这么一个皇帝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咱听得倒是不错,可惜命短了点,多活个几年,也能为大明续续命。”

    不远处,朱祁玉担心地看向于谦,“于谦,我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于谦:“陛下,我们回去后,提拔武将勋贵,不能让武将做大,也不能让文官集团做大,陛下要学会制衡。”

    他已经见证文官集团做大的隐患。

    太可怕了!

    于谦突然就想到自己可能无意中成为文官集团推出来的代表,与一把刀,让大明后世历代皇帝几乎都被文官集团弄得惨兮兮。

    唯二两个有能力,有能耐,又活得那么长的皇帝,被文官集团逼成那么抽象。

    在于谦眼中,朱祁玉虽然不错,但能力方面比不上嘉靖,万历。

    他在自己笔记上记载一句。

    无论是什么集团,绝对不能让其做大,没了制衡,那代表失控。

    他们一行人去见了朱常洛。

    告知这位明代皇帝他们的来历。

    苏晨帮忙治理朱常洛身体,不像是那么快就会死得家伙。

    朱元璋又帮助自己这么一个子孙后代处理好问题,让他好好干,文官集团一句清理不干净,也别提拔一个宦官,让武将集团业发展起来。

    谁做大,用其他去制衡,注意保护自己,勤政为民。

    朱元璋竟然要对自己子孙后代说出,注意保护自己。

    这位大明皇帝感受到一股莫大的无奈。

    他能帮自己子孙杀光朝堂上所有的文官,但没有意义,发展这么多年,到了这么一个时候,除非是造反,从下到上给清洗一遍。

    否则就是尾大不掉,他不可能从下到上,那会造成不知道多少百姓流离失所。

    只能说自己这个后代要努力,让百姓过得好一点,让社会秩序稳定一点,要注意好分寸……

    朱元璋教得很耐心。

    朱常洛听得很认真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咱告诉你,实在不行,你把内部的矛盾转移出去,不用那么信孔孟之道。”

    朱常洛:“太祖,我明白,我一定会做一个好皇帝,在位期间,我一定要让大明兴盛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拍了拍他的肩膀,“你有这份心意就好。”

    朱常洛擦了擦眼泪。

    从来没有人看好过他。

    他这个皇位就是在战战兢兢当中得到。

    他性子软,但他想要做一个好皇帝。

    他知道关于张居正的事。

    私事可亏,只要不误国事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后面好像就两个皇帝,你说最后一个皇帝很勤奋,总出了一个昏君,是不是倒数第二个皇帝?”

    苏晨:“怎么说呢,第二个皇帝努力过,但文官集团越来越厉害,他估计是知道,做了一系列努力,然后成功躺平,摆烂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……他怎么死?”

    苏晨:“因划船嬉戏,溺水获疾。后虽痊愈,仍沉缅于声色犬马之中,饮“仙方灵露饮”,以求长生。结果全身浮肿,臥床不起,没了。”

    又是落水?

    朱元璋看向朱厚照,又看向其他皇帝。

    “咱怎么就让朱祁镇那混帐玩意自杀!”

    朱棣,朱瞻基等皇帝同样气得牙痒痒,后面的皇帝,从万历开始,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都没有办法力挽狂澜。

    “朱由校是后世有名的木匠皇帝,做了一系列努力想要打压文官集团。”

    苏晨说出那段历史,最后阉党做大,社会各地矛盾爆发,内忧外患。

    朱由校同样无奈。

    留下一句,吾弟当为尧舜,就是希望自己弟弟能继承自己意志。

    但他没有想到自己弟弟没有那么聪明。

    呃……

    只能说天命难违。

    明朝从朱厚照开始,历代皇帝虽然有奇葩,也有短命,但基本上一个个很聪明,有能耐,只是有些事自从朱祁镇开始,他们真的有心无力。

    强硬派死得快,反倒是摆烂与极端疯子,两个活得长,估计是把文官集团给搞怕了,所以活得长。

    可是明朝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,你不能说他不勤奋,但他越勤奋,事越大,反而加速明朝的灭亡。

    朱由校以为自己的弟弟朱由检是跟嘉靖差不多聪明的存在。

    如果有嘉靖那么聪明,绝对有救。

    到时候再为下一代培养出来一批能臣,耍得文官团团转,还能为大明续命。

    这估计就是朱由校最后的期待。

    可朱由校没有想过,自己看错了。

    他的弟弟朱由检确实想要做一个好皇帝,确实品行不错,是个好人,勤政爱民,按理说全是优点。

    他估计就是看出这一点,觉得很不错,自己弟弟肯定能坚持下去。

    自己需要在最后给弟弟打一个鸡血,让弟弟坚持更久一点,别像嘉靖干到一半,不干了。

    朱由校没有考虑到,自己弟弟是否能力足够出色?是否足够聪明能像嘉靖一样没学过,还能耍得朝堂团团转?

    朱由检是个想要当好皇帝的好人,想要为天下百姓做事,可他不是一个好皇帝,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。

    所以朱由校选择自己弟弟朱由检,反而是好心办了坏事。

    他们去看了朱由校。

    朱由校一看太祖,成祖全部都来了,立马不装了。

    只能说老朱家的基因还是强,没学过一点的嘉靖,朱由校全是聪明人,像朱厚照精通多国语言,学得非常杂。

    朱由校疯狂整顿,不提拔魏忠贤,提拔魏忠贤,不如自己去把权力给彻底集中起来,他要把军·政两大权力牢牢集中在一起。

    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皇权至高!

    在太祖他们的支持下,朱由校完成权力的集中,省略了需要提拔魏忠贤跟文官集团斗,后面又要跟魏忠贤勾心斗角的过程。

    反正就是哪一方势大,他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,精力去斗。

    这一下子就是省了多年的功夫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!”

    朱由校激动万分。

    自己竟然仅仅花费这么短的时间就彻底掌握大权,好!后面自己就要大刀阔斧干大事。

    一边向太祖等人学习经验,一边做事。

    朱元璋对这个后代还是挺满意的,至少挺聪明。

    “咱得后代大多是真聪明,嘉靖那小子,我不喜欢,太懒,太过于自私自利,这小子不错,还挺勤快。”

    朱由校:“太祖,是不是要去看看我弟弟?我也想去看看,他到底是怎么亡国的。我觉得他还不错。”

    苏晨:“人还不错,不是个好皇帝。”

    朱由校:“……”

    不是类似于嘉靖帝?

    莫非是类似于明英宗朱祁镇?!!

    朱由校莫名心虚,他刚刚从太祖等人口中得知,明朝亡在朱由检的手上。

    朱由校:“莫非是弟弟是昏君?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对啊,这些皇帝都很聪明,你说最后一代皇帝很勤奋,咱有点不太懂。”

    苏晨:“我带你们去看,你们自己去了解就能明白。”

    他们一起去看了朱由检。

    面对一摊子烂事,勤政爱民的朱由检陷入狂热状态,心里一直想着自己哥哥临终前那一句话,吾弟当为尧舜!

    自己必须要好好干!

    大明绝不会亡在自己手上!!!

    突然,朱元璋等人降临。

    朱由检瞪大双眼,“哥?!”

    朱由校介绍道:“这是太祖,这位是成……太宗,这位是仁宗……”

    他一个个为朱由检介绍起大明的皇帝们。

    朱由检大惊失色,连忙问道:“哥,为什么祖宗们全部来了?”

    朱由校:“大明亡在你这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:“??!!”

    “我大明亡了?!”

    朱由检不敢相信道:“哥,我一直听你的,我不敢有丝毫懈怠,我马上就要干死魏忠贤!”

    朱由校:“???”

    “你杀魏忠贤干什么?”

    了解过后。

    朱由检:“魏忠贤不该杀?”

    朱由校:“不该杀得这么早,容易让朝堂失衡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:“???”

    是这样吗?哥,我不知道啊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你该给咱介绍了吧?我看这娃不太聪明的样子。”

    明明自己之前虽然有很不爽的皇帝,但没有一个皇帝笨,不少极为聪明。

    苏晨说起关于朱由检,也就是崇祯皇帝的故事。

    他就属于越勤奋,让明朝亡得越快那种人。

    杀袁崇焕太迟,杀魏忠贤太早,让朝堂势力失衡。

    频繁更换内阁辅臣。

    唯一干得不错的事就是起用洪承畴、杨嗣昌、卢象升、孙传庭等解决内忧外患,但终归失败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咱朱家出了那么多聪明人,怎么到你这里,咱不好形容你,你换内阁换得那么快,你是生怕稳定下来?”

    朱由检尴尬不已,“太祖,现在该怎么办?大明还有救吗?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肯定有救,就看你能续命多少。不过明既然亡在你手上,说明我大明朝该到了尽头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再次问道:“太祖,那我该如何改变大明朝?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你先跟咱说说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刚要开口。

    明太祖朱元璋转头看向苏晨,“跟我说说情况。”

    苏晨说了后金造反,内部农民起义,连连天灾,袁崇焕与后金勾结,养大了后金。

    朱元璋:“这后金就是那群自称女真的野猪皮?”

    朱由检补充:“他们跟鞑子通婚,一伙的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:“原来是这么个情况,造反的,咱很容易就能帮你处理,但大明身上有太多问题,解决不了,顶多是续命一段时间。想要真正改变,需要顺应历史潮流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:“?”

    朱元璋教了朱由检许多东西,告诉他很多事。

    朱由检:“太祖,你给我定下来的任务,我肯定会完成,我会把大明建立成日不落,我不成,就让下一代建立。”

    “陪我我上紫金山!”

    明末!就这?老子这辈子都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!

    朱元璋压根不屑于这局面。

    “咱最多还能活多少年?”

    “十五年。”

    “够了!昔年高祖六年横扫天下,咱老朱有经验,三年!”

    在朱元璋的操作下,明朝加速灭亡。

    短短一年,明朝被覆灭,后金入关,南明建立。

    第二年,朱元璋身边多出一批精兵强将,掌握南明朝廷,懒得管那些废物后世子孙死活,成功北伐,灭掉异族,一路打到封狼居胥地点。

    短短三年,将腐朽扫清一空。

    朱由检看呆了。

    许多人都希望朱元璋能成为皇帝,最后又交给朱由检。

    保皇派的大臣们很高兴。

    自家皇上没有像小明王,真是太好了。

    在苏晨的帮助下,他们又去了其他的平行时空,选择交换一些人。

    蓝玉人都傻了。

    什么东西?

    自己来到后世明朝,见到后世其他明朝皇帝?

    自己这是遇到神仙了?

    朱元璋给蓝玉一通忽悠,告诉他只要好好干,好好辅佐朱厚照,未来能成为天兵天将,升上天庭。

    蓝玉一听有这好事,立马表忠心。

    朱厚照带着蓝玉等将领,挥了挥手,“太祖,太宗,我回去了!”

    “你说能抢多少王妃?”

    蓝玉一听,这皇帝是同道中人!

    朱由检:“太祖。”

    “对百姓好一点。”

    朱由检:“是!”

    朱元璋笑了笑,看着改了名的大明,看向逐渐走向像苏晨小子说得那样时代。

    时代大势,不可逆。

    大明完结!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173xsw.cc/4116_4116435/11110853.html)


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:www.173xsw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173xsw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