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起上看小说 > 火红年代: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> 第271章 暗访天乐戏院

第271章 暗访天乐戏院


刘之野与郑朝阳等人化装成普通人,来到天桥后,他们分成几组,各自暗中调查起来。

    他们第一站到了先农坛东门外的公平市场,这里有丹青、小小、万盛、天乐、中华、小桃园等戏院,杂耍、曲艺、茶棚、书棚各种演出及棋书茶馆,应有尽有,是人民大众平时游乐的好去处。

    茶馆、戏院等场所是寻找人的绝佳之地,尤其是王八爷最喜欢在这些地方消磨时光。在这些场所,找到他的几率相对较高。

    今儿个是礼拜天,天高气爽地。天桥附近更是人流如潮,人山人海,摩肩接踵。男女老少,形形色色的什么人都有,热闹非凡。

    这里有各种民间艺人云集,所以是游人如织。也是其他地方人前来京城旅游、出差必到的打卡之地。平时每天都有两三万人前来,到了节假日人流更是翻倍。

    刘之野注视着眼前繁华的景象,对于历史的熟知让他内心感慨万分。

    可惜这么热闹的地方,在未来几个月后就会被取缔了,想再次见到如此盛景那就要许多年以后的事了。

    想当初,天桥在民国初年就已经成为了京城市民们消遣游玩的一个好去处了,有许许多多的江湖艺人在天桥摆摊卖艺,一时间热闹得很。

    当时在天桥不但有自由市场、茶园、戏棚、摊贩、耍把式卖艺、还有赌博、娼优、贩毒等罪恶场所。

    可以说天桥地区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,什么五行八作、什样杂耍、百样吃食便是当时天桥形象的真实写照。

    直到建国以后,藏污纳垢的天桥已不复存在,它便迎来了新生。此时的天桥,依然热闹非凡。不过等今年的8月以后,天桥等地集市作为“黑市”才会被取缔。

    从此这里便车马人稀,就此冷清,并逐渐消失。

    不过一直到66年的时候,天桥一带依然还有天乐、万盛轩、天桥大剧场及春华园、二友轩、天桥书茶社和公平市场内杂艺场,艺人依然在演出。

    王八爷就是此地一个混迹多年的大混混,他熟识三教九流的人物,社会关系极其复杂。

    他凭借着丰富的社会经验,游刃有余地周旋在各种人物之间。因此,他的消息极其灵通,对他查访需要谨慎行事。

    否则,一不留神就会让他提前得到消息,从而消失在茫茫人海中。

    不过,王八爷的外貌特征非常明显,很容易辨识。于是,刘之野和郑朝阳等人一开始先不动声色地寻找他。

    如果实在找不到这老小子,那他们只有冒险四处打听,即使打草惊蛇也顾不得了。

    刘之野等人在天桥附近徘徊了大半天,疲惫、口渴、饥饿交织。太阳高照,他们决定找个地方休息一下,满足一下五脏庙。

    他们四处张望,发现附近有许多个小吃摊,香气四溢。刘之野他们走过去,点了几道熟悉的小吃,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三大钱儿买好花,切糕鬼腿闹喳喳,清晨一碗甜浆粥,才吃茶汤又面茶;凉果糕炸甜耳朵,吊炉烧饼艾窝窝,叉子火烧刚卖得,又听硬面叫饽饽;烧麦馄饨列满盘,新添挂粉好汤圆……”

    刘之野吃完小吃,满意地打了个饱嗝,再喝了一口大碗茶,顺顺口,满足地赞道:“嘿,地道!这里的小吃真是绝了。”他一边品尝着美味的小吃,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环境,感叹这里的小吃确实非常美味。

    郑朝阳满足地咽下最后一块卤煮,他抹了抹嘴,笑着说:“这才哪到哪儿,这里的美食佳肴多了去了,让你在这儿连吃一个礼拜都不带重样的。”

    他是一个标准的吃货,从小家境优渥。他对天桥附近非常熟悉,常常来这里。

    当初他潜伏警察局里,为了伪装自己,与这里的三教九流也结识了不少。

    此外,他还会来经常这里探访消息,有时候街面上就有不少消息灵通者,就这样认识了王八爷。

    “之野,我们在辛苦几天。实在找不到王八爷,那只有申请通缉令全城搜捕他了。先抓到人再说其他的……”

    刘之野也是这样认为的。王八爷现在只是出于谨慎,躲在暗处观察,并没有因为得知他已暴露的消息而想潜逃。

    王八爷此刻肯定还在京城。他潜伏这么多年,精心策划这么久,他怎么可能就这么直接放弃而潜逃呢?那样的话,他们自己人也不会放过他。

    更何况,这样做无异于自掘坟墓,必将会遭到更为严厉的打击。

    “得嘞!咱们吃饱喝足了,我请你听戏去。”郑朝阳笑着道,头前带路。

    这当然不是想去听戏,他们真实地目的是要到戏院走访去。

    “那走着!”刘之野随后癫癫地跟了上去。瞧着这二人的表情,还真像俩资深票友的架势。

    边走边舞舞咋咋的,嘴里边还哼着唱词:

    “这一封书信来得巧,

    助我黄忠成功劳。

    站立在营门三军叫,

    大小儿郎听根苗:

    头通鼓,战饭造;

    二通鼓,紧战袍;

    三通鼓,刀出鞘;

    四通鼓,把兵交。

    进退俱要听令号,

    违令难免吃一刀。

    三军与爷归营号!

    ……”

    “好!”郑朝阳闻听刘之野京剧唱得好,猛然回头大声夸赞道:“之野,你这唱功了得啊!打小练过?”

    他没想到,刘之野这人真是个全才,似乎什么都会点,且表现得相当不错,弄地有模有样的。

    这人身手了得,可以说到现在还没人能在他手上走过几招。

    郝平川的身手在行动组中是出了名的,当初他作为行动组组长,身手不凡,在团队中是武力担当。

    就这,郝平川在刘之野手上也没坚持几个回合,三招两式就人家被干翻了,输的他是心服口服的。

    郑朝阳发现刘之野不仅武力值强,头脑聪明,心思缜密,而且他多才多艺,精通厨艺、唱歌、写歌、书法、古董鉴赏、中医、京剧等技艺。

    这是一个全能的人才,在各种领域都有所涉猎,并且能够做到精通。

    刘之野笑着谦虚道:“您捧了,纯属个人爱好,比不了专业人士,哈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郑朝阳憋了一眼,老凡尔赛的刘之野,“你说的这是人话吗?我也爱好这个,怎么就唱不出你这味儿来?”

    “况且,你这爱好也忒广泛了吧?什么诗词歌赋、唱念做打、中医、厨艺、就连你写的毛笔字那也是一绝啊!”

    “你告诉我,伱那来的这么多时间玩这些?”

    刘之野自然不会承认自己有系统傍身。多年来,他激活了许多生活技能,如歌唱、医术、琴棋书画、鉴赏、伪装(化妆)、口技、种植术、养殖术、驾驶等等。

    他从村里一位老人的传授中,掌握了一种特殊技能——堪舆之术。

    堪舆即风水。堪,天道;舆,地道。华夏传统文化之一。《史记》将堪舆家与五行家并行,本有仰观天象,俯察地理之意,后世以之专称看风水的人曰:“堪舆家”,故堪舆在华夏民间亦称之为风水。

    堪舆术,即相地术,俗称风水术,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玄术。属于占相阳宅和阴宅的地形、环境、结构、坐向以测断吉凶休咎的方术。

    刘之野最初对风水术抱有极大的兴趣,但后来发现它并非如电影和电视剧所描绘的那般神秘莫测。实际上,风水术是一门结合了勘探川地和星像学的学问,是一门实用的学问。

    它并不是一种超自然的力量,而是一种基于科学和自然规律的学问。

    这让他有些大失所望,但或许他本身就具有这方面的天赋。经过几本专业书籍的研读,他的技能等级很快达到了登堂入室的地步。

    不过这学会了,也不是一点用处没有。甭管信不信,当初村里新建的那个四合院就根据这方面的知识,布置了一番。

    嗯,如果以他现在的水平,出门当一个风水大师,一般人定能被他忽悠地找不到南北。

    说话间,二人便来到“天乐戏院”。

    这里始建于1933年,建筑面积一千多个平方,可同时容纳三百多名观众。

    这座戏院在后世可是相当有名,因为它就是未来“德云社”剧场的前身。

    这两人一进戏院,便有一位跑堂的向前迎接他们。

    “两位这边请!”此时一楼已经没有空地儿了,跑堂的便热情地引领着刘之野等人上了二楼。

    等上了二楼他们刚落坐,便听台下观众们齐声叫好。

    “好……”

    原来是台上正唱的是《苏三起解》,

    “苏三离了洪洞县,将身来在大街前。未曾开言我心内惨,过往的君子听我言:哪一位去往南京转,与我那三郎把信传……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
  (https://www.173xsw.cc/4141_4141829/11110871.html)


1秒记住一起上看小说:www.173xsw.cc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173xsw.cc